mcss/首页 | 51esg.net | ESG百科全书

ESG展望

大约 20 分钟

【版权申明】本网站所有原创作品,其版权属于本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得进行商业性的原版原式的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如转载须注明文章来源:51esg.net

机遇


良好的ESG管理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外部制度压力和成功案例将推动ESG普及

  1. 内在意识觉醒:企业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主体,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关键作用。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意识的自我觉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商业与社会共存共荣,企业与社会的交织与融合已成为“商业-社会可持续”的动态系统交互进程。美国商业圆桌会议所代表的商业领袖正是基于对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重新思考与定位建立的共识。企业应融入可持续发展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战略和运营全过程中。
  2. 外在制度压力:关注社会环境议题的企业综合业绩较优。ESG绩效好的企业通常具有更好的财务回报和抗风险能力。成功的商业案例是推动ESG普及的有力工具。全球出台的CSR立法、监管法规和ESG披露指南加速了ESG发展进程。股东和投资者期望企业有落地的ESG策略,同时企业希望通过可持续发展创造商业价值。


痛点


虽然ESG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期,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其发展进程中还有不少难题亟须攻克。

  1. 整合ESG披露框架和标准:ESG发展面临难题之一是整合不同披露框架和标准。目前存在多个框架,但优劣难辨,整合思路受到限制。未来可能需要多个一致性较高的披露框架共同构成ESG行业形态。
  2. ESG与企业绩效的联动机制:确定ESG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至关重要。ESG是不断发展的理念,不同维度的因素对财务绩效影响不同。长期可持续目标与短中期财务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3. 全球不均衡发展和ESG判断标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ESG判断标准难以统一。不同国家面临不同紧迫问题,传统价值文化差异大。制定ESG标准需突破既有思维,满足灵活周全的现实需求。


建议


  1. 加强ESG相关组织建设: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组织,包括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管机构和研究机构。多维发力,系统推进ESG发展。
  2. 发挥后发优势,自上而下积极推动:利用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全球性成果。自主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ESG框架与标准。依靠强有力的组织构架,自上而下有效推动ESG发展。
  3. 横向有重点地推进ESG实践落实:按照企业性质、规模逐步推进ESG实践。选取有代表性、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排头兵”。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目标。
  4. 纵向有步骤地推进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家战略部署,有序进行ESG推进。“2035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为重要指导。
  5. 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商业个体ESG意识:利用ESG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社会各方面主体对ESG的系统性认知。